这种布局早在金砖德班峰会时就已经展开,新兴国家力图打造的是一个平行世界的新格局,小三驾马车(IMFvs储备库,WBvs金砖发展银行,WTOvs工商理事会)正在启动。
而此前市场一致预期购债规模为 5000-10000亿欧元,这意味着欧央行资产负债表将由当前的2.1万亿欧元规模扩张至3.2万亿欧元,高于2012年6月的高点3.1万亿欧元。上周四晚欧央行宣布启动欧元区版的QE计划,规模和时间幅度都强于早前的市场预期,结构和规模上也优于市场预期。
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压力继续存在,但贬值的空间有限。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财政政策的力度是有限的,因为财政支出既要受到财政收入的约束,也要受到财政预算赤字的制约。中国将施行宽松货币政策 对应于国内的货币政策环境,我认为2015年在全球流动性普遍宽松,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环境下,央行有可能将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过去的1年中,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加元等国际主要货币都有一定幅度的升值。进入专题: 人民币 货币政策 汇率 量化宽松 降息降准 。
同时,由于外汇储备下降带来的基础货币缺口可能会超过2万亿,央行年内将有可能进一步降息以及降准的措施出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14年9月底走到了阶段性高点6.1左右后,开始了一路贬值的趋势,截止到1月26日,已经贬至6.2542的水平。我认为这些小幅度的降一次息,两次息,或者提一两次息都不属于货币政策方向性的调整,还是属于稳健,稳健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向松,向紧,这我们认为才是稳健。
所以,将基准利率推动市场利率,尤其是贷款,贷款对各种其他融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且它也是属于融资成本里面相对比较低的融资成本。但是,目前市场上对未来一段时间,或者短期内的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似乎又比较强烈。传统产业不断在调整,运用大规模的开发性的投资,像过去的这种手段,然后配套高速的货币信贷的增长来支持这个投资的发展,我想都很难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果,也不是新常态所需要的一种新的状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比如说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的传统的工具,利率、准备金率这些调整。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看: 第一、从消费来看,目前的消费应该说已经从排浪式的特征发展到个性特色的竞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流动性的投放,最终可能推动的还是老套的,数量型的扩张
还有,2015年美元的持续强势,那么对于持续近2万亿美元的债务的国内房地产企业来说,肯定会是雪上加霜。而与美国经济真正复苏不同的,不仅欧洲及日本经济仍然处于衰退之中,从而使得日元及欧元汇价明显弱势。如果货币贬值不足,又会严重削弱本国竞争力。这种QE退出不仅会进一步强化美元的强势,更是会搅动全球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及利益格局,对全球各个市场的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的价格造成巨大的影响与冲击。
还有,同日公布的密歇根大学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也攀升了近8年最高的93.6。因为,如果货币过度贬值,可能导致国际资金大量撤出。当然,美元创8年新高之原因,不少分析认为主要是美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年率终值,向上修订至增长5.0%,远好于市场预期的4.3%,以及前值的3.9%,并创下11年来最快增速。比如,为了减缓国际热钱的撤出,巴西等开始加息,而且可能还有印度等国步其后尘。
2014年即将结束,估计市场没有预期到,美元会升到8年来的新高。我在几个月前就指出,美元的强势不仅在2014年表现为鹤立鸡群,而且在2015年同样持续上升并超出市场预期。
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那么这对中国市场尤其是股市影响肯定是巨大的。国际资金流出中国市场概率也大增。
而且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都表现为增速放缓,货币处于弱势之中,尤其是俄罗斯等国还面临着严重货币危机,卢布贬值更是惨不忍睹。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国家不得不提前出手。12月24日星期二,美元综合汇率并没有如市场预期那样回调,反之勇往向前冲上了90关口,一度上或到90.15,创出8年以来新高,走势之强完全在市场的意料之外。因为,美元的强势不仅在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繁荣,美国股票指数连创新高,居民股市财富效应的溢出,美国居民的消费力大大提升,而且在于美国制造回归,在于美国页岩油生产科技创新改变世界能源市场之格局,在于美国科技网络革命一再领先于世界各国等,即很大程度上说,美元强势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要支撑的,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全面复苏。因为,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在2015年还会继续,国内住房市场严重库存的消化完还是遥远的事情,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所持有的外币债务负担随着美元强势则越来越重。而美联储加息则意味着美国实施了近6年的量宽政策真正全面退出。
而2015年美国持续强势,这种对全球金融的骚动与冲击可能会更大。更为重要的是美元持续强势,将成为2015年国际金融市场最为焦点的大问题。
因为,美元强势意味着美国经济向好的速度加快,从而使得可能让美联储备的加息时间提前。尽管美国11月新屋销售较前月下滑1.6%,同样没有妨碍美元再升。
因为,美元强势所造成的国际市场震荡可以让不少国家如何应对上进退维谷。还有,巴西等新兴国家的情况同样面临巨大的风险。
不过,由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最小,也就意味着对非美元许多货币也处于升值或强势之中。来源:百度百家 进入专题: 美元 。可以说,2014年石油价格暴跌、黄金价格跌跌不休、一些国家的股市汇市震荡不已,很大程度上就是与美国强势所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资金流向突然发生逆转有关。这种格局在明年还是会维持,应该是相当不确定的。
如果人民币对非美元其他货币显示强势,那么对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影响肯定会不校还有,在美元持续强势的情况下,人民币是否会持续贬值。总之,美元的强势会持续到2015年,它将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影响与冲击,国内投资者要密切关注
那么,风险我想更不用提了。第五、从宏观调控的方式的角度去看,这种宏观调控,比较传统的方式,它的效应是在不断的递减。
比如说降息,基准利息最近下调,前一阵子也不是没有调过,2012年调了两次。如果要推动融资成本下降,工具方法很多,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或者说短期内最见效的一条就是把基准利率往下调。
连平在演讲中表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应该强调稳健,不会大幅度放松。或者说是它重要的要义之一。第三、新常态,新的特点,新的特征,新的运行方式,我们的货币政策也应该根据这个新的变化要加大力度推进它的变革。第四、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现在资源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紧的状态,可以说已经到了最后的一个上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关于新常态的描述,应该说从方方面面做的解释和含义的阐述都非常清晰。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继续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流动性的投放来进行刺激,显然对于我们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考验,会带来许多负面的效应。
包括我们目前监管等各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的跟新常态不相匹配的这些制度性的一些设计,一些框架性的东西需要进行改革。所以,刚才陆局长讲的一点非常好,在目前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眼光不能只是盯在资产的价格,不能盯在贷款的利率上下浮动,首先要看负债成本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在负债成本明显上升的情况下,运用各种手段可以推动贷款的利率下降。
大家试想一下,这种情况下,合适不合适用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进行对待,对整个结构的调整是有利还是不利?尤其这种情况下,还有很多财务上软约束的部门,一宽松滞后,毫无疑问他们是如鱼得水,我们的结构调整还能不能按照我们既定的方向顺利的向前推进,我觉得都是问题。同时,其建议推进整体金融改革。